高爾夫球場關心低衝擊開發,永續經營
長期以來,高爾夫球場一直被大眾誤解破壞水土保持,事實上高爾夫球場的排水系統及沉砂滯洪設施,反而是分流豪雨、防止下游土石流的緩衝體,降低國土流失機會,保護下游居民的安全。早期因為政府法規,高爾夫球場基本上都是在山坡地興建的,雖然開發時必須移植一些樹木,但興建的排水系統以及沉砂滯洪池,卻是水土保持的良好基石,且基礎工程完成後,球場藉由大面積造林,讓水土保持升級。[詳全文] |
高球場協進會為球場陳情,盼球場受合理對待(影音新聞)
從2021年五月中下旬起,教育部體育署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停止營業至第三級警戒解除,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於2021年六月十七日,向政府陳情,建議對於不同體育場館,建立疫情感染風險高低評估表,於第三級警戒解除後,能依感染風險高低評估表,分階段分級解禁,優先開放大型室外運動場域如高爾夫球場,以達運動防疫及降低整體經濟衝擊影響。[詳全文] |
高球場協進會為球場陳情,盼球場受合理對待
從2021年五月中下旬起,教育部體育署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停止營業至第三級警戒解除,台灣高爾夫球場公會組織-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接獲各球場及球友陳情,體育署無預警通報關閉高爾夫球場,造成球場營業損失、員工停薪、桿娣收入為零、球場會員權益受損等問題,因此高球場協進會向政府陳情,於第三級警戒解除後,能優先開放大型室外運動場域如高爾夫球場。[詳全文] |
不該只是體育課!高爾夫是龐大經濟產業(影音新聞)
因應國內本土疫情延燒,教育部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從2021年五月中下旬起,全面關場至第三級警戒解除。根據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統計,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全體停止營業每三十天,擊球營業收入損失概估約為新台幣七點二億元,還不包含高爾夫球場內餐廳與販賣店,以及住宿的營業收入損失,由此可見高爾夫球場是龐大的觀光與經濟產業。[詳全文] |
不該只是體育課!高爾夫是龐大經濟產業
高爾夫產業只是單純的運動,還是龐大的觀光與經濟產業,是個值得思考的議題。因應國內本土疫情延燒,教育部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從2021年五月中下旬起,全面關場至第三級警戒解除。目前高爾夫的主管官署是教育部,教育部將高爾夫球場視為「運動設施」,有可能會限制高爾夫產業發展的無限可能。[詳全文] |
高球場協進會期許高爾夫跨界發展,提高產值(影音新聞)
從國際觀點來看,美國高爾夫產業的產值遠高於台灣,日本及韓國也遠遠超過台灣,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期望台灣的高爾夫,能夠做跨領域的創新及連結,希望各高爾夫球場業者,能夠與不同產業做結合,來擴大高爾夫產業的產值。[詳全文] |
高球場協進會期許高爾夫跨界發展,提高產值
從國際觀點來看,美國高爾夫產業的產值遠高於台灣,日本及韓國也遠遠超過台灣,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期望台灣的高爾夫,能夠做跨領域的創新及連結,希望各高爾夫球場業者,能夠與不同產業做結合,來擴大高爾夫產業的產值。另一方面,在台灣高爾夫打球人口結構上,因少子化,青少年擊球人口上就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提升女性高爾夫參與率也是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努力的目標。[詳全文] |
高爾夫法規相衝突,高球場協進會盼鬆綁法令(影音新聞)
高爾夫是許多先進國家致力於發展的運動項目及觀光休閒產業,然而目前高爾夫產業的發展,卻受到許多法規的限制,例如高爾夫的主管官署是教育部體育署,高爾夫被定位為「運動項目」,高爾夫球友卻被課徵「娛樂稅」,由高球場代為徵收,成為台灣唯一被課徵「娛樂稅」的運動項目。但另一方面,在「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六條,附表一各種使用地容許使用項目及許可使用細目表中,「遊憩用地」的「觀光遊憩管理服務設施」,附帶條件將高爾夫球場排除在外,限制高爾夫球場的發展。[詳全文] |
高爾夫法規相衝突,高球場協進會盼鬆綁法令
高爾夫是許多先進國家致力於發展的運動項目及觀光休閒產業,也是無煙工業,然而目前高爾夫產業的發展,卻受到許多法規的限制,例如高爾夫的主管官署是教育部體育署,高爾夫被定位為「運動項目」,高爾夫球友卻被課徵「娛樂稅」,由高球場代為徵收,成為台灣唯一被課徵「娛樂稅」的運動項目。[詳全文] |
球場事業協進會會員球場,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全面停止營業(影音新聞)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教育部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從2021年五月十九日起,全面關場至六月十四日,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秘書長鍾文貴表示,高球場協進會旗下四十四家會員球場全都守法自律,完全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全面封場停止營業。[詳全文] |